推荐:看过一篇《蝴蝶飞不过沧海》的小说,很凄凉的文。
一切都回不去了。。。。。。沧海蝴蝶说,她试着摇曳的瞬间,只是那一切已经幻灭,没有记念,灵魂自由了。她的薄翼,承载了太多,又太平凡。没有停留,并不是不愿意停留。如果那一瞬间不飞翔,如果那一瞬间不选择灭亡。。。。。。绝美绝尘。只是,她的美,是世人不懂得的痛。她的身体流着不同颜色的血液,无果而终的宿命。
经历了,我们才会明白,太多太多的事情只可在幻觉中幻灭。心潮涌起的瞬间,是无能为力的。
轮回中的蝴蝶
我伸出手去
企图靠近一些,或者
仅仅只想触摸眼前
短暂停留的蝴蝶
惊飞的瞬间
一场大雪就已经成形
降临你的世界
你那边,是黑夜了吧。
阴郁的大雪
缓缓落在
河流,沼泽,平原
与所有的墓地里
银白而又漆黑的雪
也漫漫覆盖你的身体
我仿佛,还能闻见白天
泥土新鲜的芬芳
黑夜迟早也会来临
我这边。也许是一模一样
大雪飘扬
覆盖河流,沼泽,平原
和所有墓地
阴郁的大雪
也会把我彻底埋葬
你那边,不再是黑夜了吧。
肯定会有蝴蝶飞临
在你的世界里
短暂停留。你看见——
终于伸出手来
--2007.1.22.--
p.s:摄影作者:Elena Getzieh同时一起听一首歌: http://220.181.26.88/Songs/English/Band_Group/Oasis/(2002)%20Heathen%20Chemistry/06%20-%20Stop%20Crying%20Your%20Heart%20Out.mp3?wxc
始终认为,交臂是一种最安全的姿势。
无论环膝,抑或埋首。
是一幅比较有感觉的图片。
背后的晨光与木然凝坐的身影形成极大的反差,犹显无望与凄恸。
虽然,色彩它依然那么谐和着。
从小都非常喜欢蝴蝶,觉着它美。
在这里,我视它为一种希冀。
一种寄托。
其实,我们到达的,
最终都是同样的世界。这个诗里有这样一些关键意象——“蝴蝶”,“雪”,“这边”和“那边”。蝴蝶肯定是指美丽,一种现实世界里的向往与寄托(破茧而出);“雪”和“蝴蝶”恰恰相反,指一切无常的破坏,无望;于是就有了“这边”和“那边”:生死两地(诗中的“黑夜”肯定则是指“死地”了),于是就有了“我”(生者)和“你”(死者)。
这两天重看了那部精彩的电影《蝴蝶效应》(《The Butterfly effect》),电影讲了一个很残酷的故事:一个青年男子因为想改变自己孩提时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,于是通过自己的日记,穿越时光隧道,潜回过去试图改写那些错误的历史——可事实上,他每改正一件错误,却同时又打破了新的时空秩序,造成更为混乱的现实,穷尽所有的可能性之后,他才明白现实世界原来是不可能有完美的。无望的他在影片最后,回到了自己的胎儿时期,也就是母胎里,选择用脐带勒死了自己。
“蝴蝶效应”是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·罗伦兹(Edward Lorenz)1963年提出的观点,原意是指“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,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” 。后被引申为事物因果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。一直以为这种“因果报应”挺玄妙的,常让我想到佛学理念中的“轮回”。生死更替因缘不断,不过,无论是生还是死,就象暖在10楼中所说的那样,都是我们“必须到达”的(地方)。——而这些,都是我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出来的东西。当然,能力有限,不一定表达得都到位(暖的跟帖则让我有了点信心:))
至于那张摄影,楼上很多朋友都解读得非常精彩,让我受益不浅。我引用它,还是觉得摄影片子里的那个女孩,象极一只将要破茧而出的蝴蝶。